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首页   丨   检务公开   丨   以案释法   丨   队伍建设   丨   理论调研   丨   我院动态   丨   检察文化   丨   检察风采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文化
微短剧为普法宣传注入活力
时间:2025-04-29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向纵深推进,社会公众对法治宣传教育的需求日益提高。在网络传播平台快速发展的当下,微短剧异军突起,成为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传播途径。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、贵州省检察院、遵义市检察机关等联合出品的普法网络微短剧《石俊峰办案记》于2023年12月3日在腾讯视频一经播出,迅速登至腾讯视频站内电视剧都市榜TOP3、短剧榜TOP5,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被评为“2023年度优秀网络微剧”。此剧的走红,是主动适应社会公众视听需求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一个成功典范。因此,积极探索发挥微短剧传播优势,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的新路径,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。

微短剧成为丰富短视频行业格局的重要内容

作为与短视频相伴而生的新内容形态,微短剧近年来的表现亮眼。2024年8月29日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54 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6月,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.76亿人,网民使用率为52.4%。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23—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.9 亿元,同比上升267.65%,预计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。

国家广电总局2022年11月14日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将微短剧定义为“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、有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、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”。2022 年底,国家广电总局在“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——网络微短剧板块”中对微短剧时长更新为“单集备案时长规定为20分钟以内”。

微短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:一是内容体量小,适配于网民当前碎片化的内容观看习惯。二是在故事叙事方面,微短剧的剧情更加直观,更注重人物的刻画,重点表现人物间关系、对话和情感冲突。三是目前很多微短剧都是通过精准投流的方式进行宣发,更彻底地实现了从“人找内容”到“内容找人”的转变。四是用户对微短剧喜欢就付费,不喜欢则弃剧,内容生产者可以依据用户反馈敏捷优化内容创作。

微短剧也存在一些问题,主要表现为:一是粗放生产影响精品产出,投入成本低、制作周期短、进入门槛低,既是微短剧的优势,也是其难以产出精品的症结所在。二是微短剧缔造的“爽剧”大多以不切实际的幻想为受众构建了一个真空的“拟态环境”,在平台算法推送下,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产生“沉迷成瘾”的症状。三是现阶段微短剧均以“爆款”为模板,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,整体创作氛围功利浮躁,发展后劲不足。

微短剧在普法宣传中的突出效能

“微短剧+”的创新模式,正逐步显现出其在法治宣传领域的巨大潜力,以其独特的魅力,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融入紧凑精炼的剧情之中,让普法宣传变得轻松有趣,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。

微短剧短小精干、易于传播的特点,使其能够迅速在各大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上扩散开来,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,实现了法治精神的广泛传播普及。通过角色间互动与冲突,微短剧巧妙揭示了法律原理,让观众在享受观影的同时,自然而然地吸收法律知识,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。“微短剧+”的融合不仅为传统的普法教育注入新的活力,也为微短剧行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。随着社会公众对高质量内容需求的日益增长,这种创新模式正逐步打破传统界限,实现破圈传播。

微短剧在普法宣传中的路径

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当下,如何让法治种子在人民群众心田生根发芽?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进程?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、相得益彰?普法宣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结合微短剧的显著传播特点,检察机关应顺应时代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,开辟“微短剧+”普法宣传新路径,推动全民普法宣传教育深入人心。

1.坚持主流价值观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,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“算法”。一是要将主流价值观作为对微短剧创作的核心理念,对价值失范、不良价值导向等问题进行规范引导。二是在制作微短剧过程中注重向上向善、积极温暖、发人深省等建设性价值导向,避免通过“拜金炫富”“极端复仇”“恶性竞争”等不良价值观来增强“看点”。三是加强平台传播者、微短剧创作者的价值观培育,从生产与传播的源头注入主流价值观。

2.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2022年12月,国家广电总局印发《关于推动短剧创作繁荣发展的意见》指出,短剧为人民所需,符合精神文化产品化的发展规律,已成为一种新趋势,应当大力倡导推动。一些微短剧之所以火爆,是因为其切中了观众的情绪点,但这并不能说明其创作导向是以观众为核心的。微短剧应关注人民最真实、最迫切的精神需求,对国家发展、社会痛点、生活难点以及日常温情进行聚焦、剖析和呈现。比如,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、北京百孚思广告有限公司、上海花之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微短剧《即将出庭》,以15分钟×20集的紧凑微短剧,聚焦一名继承父志成为检察官的年轻人,通过展现他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,揭示“原生家庭”“家暴”等社会热点问题,传递出法律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爱与保护,让观众在感受到法律威严的同时,也能体会到其背后的人文关怀。

3.以典型案例为原型。用微短剧传播检察好故事,需要“眼睛向内”,深挖检察典型案例“富矿”。典型案例是检察官实实在在办出来的,是微短剧最好的素材。这就需要创作者能够深入办案部门,近距离了解案件办理过程,通过艺术加工和问题重设,让公众产生浓厚兴趣,还原案件真相,以微短剧形式体现法治信仰,达到普法教育接地气的目的。

4.实现精品化。从整体看,当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检察题材微短剧依然偏少,其精品化发展仍需努力。在塑造典型人物上下功夫,选取业内知名演职人员,通过细腻的演绎推出一批可敬可信的新时代检察干警形象,将是检察题材微短剧努力的方向。比如,检察日报社追光工作室主创的20集纪实短剧《反诈精英——人民的检察官》,以6个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还原一线办案检察官的工作状态,取得显著收视效果。

(作者系山东省泰安市人民检察院新闻宣传办公室主任葛业锋;此文刊发于《法治新闻传播》2025年第一辑)

 
  检察公告 更多>>
· 南昌高新区人民检察院1... 10-23
·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... 08-05
· 江西省南昌高新技术产... 04-26
· 【平安建设主题宣传月... 03-31
·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... 11-18
· 2022年1至6月南昌市检... 07-27
  主题活动 更多>>
人民案件信息公开网
举报热线
网上律师接洽

版权所有:江西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  

地址:南昌高新区高新七路192号

举报电话:0791-88172000

技术支持:正义网  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